附件2
2008年水利部在京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
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第6号令)和水利部《关于贯彻落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的实施意见》(水人教[2006]231号),为了规范事业单位招聘行为,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建设高素质事业单位人员队伍,制定本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与测试目的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水利部在京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工作人员的公共科目笔试。
考试的目的是测试应试者从事事业单位工作应具备的基本潜能、知识水平、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考试科目、时间、方式
考试分《公共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测试》两个科目进行笔试,考试时间分别为120分钟和100分钟,满分均为100分。
考试以闭卷的方式进行。
三、考试范围
《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笔试主要考察应聘人员在水利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公共管理、公文写作、时事政治、法律、历史、科学技术等方面掌握知识的情况。题型有填充题、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辨析题、案例分析题和综合分析题。
水利基本知识:水利形势、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法律法规、防灾减灾、水利科技、水生态与环境等方面基本知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公共行政的含义、主体、客体,行政组织,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行政效率。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公文的种类,公文写作特点,公文的格式,公文的行文规则,常用公文的写作要点。
时事政治: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2007年1月以来国内、国外发生的重要事件。
法律基础知识: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刑法、民法、经济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劳动法。
历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中共党史、世界历史。
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概况及相关知识。
其他:经济常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国情国力,计算机应用,文学、艺术常识等。
《职业能力测试》
主要考察应聘人员的职业能力特征及水平,测验共有言语理解、言语推理、数学运算、资料分析、思维策略五个部分,试题均为选择题,每一题目只有一个最为正确或合理的答案。
1、言语理解:主要从阅读理解和语句表达方面对受测者进行考察,反映受测者对书面文字材料的理解、表达及综合应用能力。按照每道题目的要求,受测者应从所给定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个。
2、言语推理:主要考察受测者对言语信息的理解、判断、分析、整合、推理和类比等日常逻辑思维能力。每题给出一段陈述或一对词语,受测者应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选项。
3、数学运算:主要考察受测者迅速而正确进行数字计算的能力水平,对数学情境的分析理解能力,以及应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每道试题中会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受测者应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4、资料分析:主要考察受测者对于文字、数字、图表等材料进行理解、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的能力,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整体概括能力。测试将呈现一些文字或图表材料,针对每一段文字或每一个图表可能有3-4个问题,受测者根据给定的材料选出最恰当的答案。
5、思维策略:主要考察受测者分析问题时思路的清晰程度和严密程度,以及解决问题时是否具有创新性、灵活性。